摘要
2018年11月28日,河南省平顶山市一辆装载危险品的货车在行驶途中发生爆炸,导致7人死亡,近100人受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于危化品运输的关注。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危化品运输安全制度建立;2、危化品运输中的风险评估;3、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4、危险品运输监管体系建立,以探究如何实现在危化品运输中保障公共安全。
正文
一、危化品运输安全制度建立
危化品的运输是一个极具危险性的活动,国家应针对其特点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在平顶山危化品车辆事故中,事故车辆未经批准搭载液化气罐,运输过程中未遵守管制速度,均属于违反了国家危险品运输安全法规定,也暴露出制度缺陷。因此,应加强对危险品运输的监管,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具体建议如下:
1、制定危化品装载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危化品运输安全数据库,清晰规定危化品运输许可证发放、装卸作业等运输流程要求。
2、加强对运输单位的检查和评估,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对违规者进行严厉的处罚,根据运输企业的违规情况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和信用评级。
3、增加监管力度,提高运输安全的可控性,加强执法力度,对不按规定运输的车辆,实行严格的检查、罚款和撤销许可证等惩戒措施。
二、危化品运输中的风险评估
危险品运输必须按照相关的安全规定进行,特别是在危险品的运输之前,必须进行危险品运输的风险评估。在对车辆和危险品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预判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
1、评估车辆的安全性:对装载危险品的车辆进行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国家危化品运输安全法规定,详细记录车辆的基本信息、装载情况、运输路线等等,做到“规范、标准、科学、严格”。
2、评估危险品的安全性:对所装载的危险品进行评估,并进一步确定运输方式、路线以及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制订相应的危险品安全标准和运输限制。
3、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在估计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风险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减少人员伤害、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是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平顶山危化品车辆事故中,由于应急处置不当,事故造成的危害加大,因此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危险品运输企业应定期检查车辆和危险品的状态,确认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便需要时进行相应的应急响应。
2、当运输中发生事故时,危险品运输企业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应急机构,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响应和事故处置。
3、加强危险品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应急救援装备的调配和使用培训等工作,加强危险品救援力量的建设与管理。
四、危险品运输监管体系建立
危险品运输监管体系是保障危险品运输安全的有力保障。在平顶山危化品车辆事故后,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调加强危险品运输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全面、科学、规范的危险品运输监管体系,是保障危险品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
1、加强危险品运输技术标准制定工作,提高危险品运输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2、完善危险品运输法规和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安全法规,加强对危险品运输企业的日常监管。
3、加强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建设危险品运输专业数据库,全面分析和评估危险品运输流程,实现对运输企业的全方位监管,提高信息和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结论
对于危化品运输而言,保障公共安全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本篇文章从建立危化品运输安全制度、危化品运输中的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危险品运输监管体系建立四个方面,对于危化品运输中如何保障公共安全做了详细的阐述。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及危险品运输监管体系的建立,都是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各方面的工作都在不断的推进和完善,才能更好的保障公共安全。